发表时间:2009-10-26 来源:无忌特稿 作者:林路
责任编辑: haijie
还来得及,但是否会引起警觉和反思,我不得而知。因为从近年来的主流宣传模式和口径来看,反思的可能微乎其微。以唯美主义的沙龙摄影为准则,淡化社会批判人文价值为荣耀,一味歌功颂德奉承拍马,正是中国摄影当今的死穴所在。即便是国家级的最高奖项,也把一些玩弄小儿科低级技巧的沙龙作品,也归入创意的空间(和世界上真正创意的格局不知相距几何),甚至不惜笔墨大肆吹捧,中国摄影还有什么羞耻可言——遮羞布不用也罢!
回过来说对于奥赛所做出的上述决定,一些业内人士分析:“当初是作为一个吸引中国摄影师的举措在中国推广,而今,奥赛在中国已经成功地推广开了,取消这项特权并不奇怪,随着奥赛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,就算是取消中国专题组也很有可能。”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么当时的中国沙龙摄影,也不过如此而已,人家给了你一个台阶,你就以为已经上了天堂,还不静下心来反思?夜郎自大的日子也许并不难过,难过的是到了今天还不肯承认自己的缺陷,继续头脑发昏。中国摄影向来有跟风的习惯,上行下效,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。突然想起我的学生缪佳欣近日在一篇访谈中说到的一段话:“你问我摄影能走多远,我会试图让它选择第一条路,英文有一个形容词叫,interdisplinary,就是所有的学科都是打通的,不是因为你是拍照片的,你就是摄影师,你做雕塑的,你就是雕塑家,而摄影师,雕塑家,画家的称呼只是针对职业市场,找工作的时候给自己的名份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摄影可以走得很远,要多远就有多远,只要你得目光不只是停留在买卖市场,摄影大赛,时尚杂志,征文征稿这么短浅。因为当代摄影的终极定义,形式,和规模,还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予解释,或者根本就没有。”
奥赛的遮羞布没有了,是再去另外找一块遮上,还是光着屁股从头再来,这倒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选择。好在这两年荷赛中国摄影师有点冒头的感觉,但是我也不敢看好。 |